close
英翻捷克語

他發現,學生看問題每每對照概況,難以做深層的思考,是以語文練習應該讓學生「發現問題」。不要每次看完一個影片,或是讀完一篇文章,只會說「很動人」、「好感動」翻譯

談到兩岸口語表達的差別,徐國能說,台灣人講話習慣「想到什麼講什麼」,包孕官場、學界、演藝圈都是;反觀大陸,在正式主要場合,每一個人講出來的話,都很像是一篇「精練的文章」,這就是兩岸對於說話要求的差別。

「真正主要的是,能不克不及言之有物」,徐國能表示,良多人講的一口流利、摩登的話語,但內容很空。他舉例,有位大人物每次出來說話,幾近沒有說話癌的問題,各人還是聽得稀裏糊塗。

在口語中過度利用「...的部份」、「...的動作」、「基本上」、「其實」、「華頓翻譯公司們」、「的一個」等等沒必要要的詞語,常被稱為「說話癌」翻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傳授徐國能表示,說話癌不可能、也不需要杜絕,連他自己都沒法避免。

圖/聯合新聞網製
圖/結合新聞網製
有大學教授說,此刻大學生有「說話癌」,也有大學教授認為說話癌或許是這個時期的說話風格,讓人對照熟悉和有平安感,能「接地氣」翻譯

「學生的說話癌很難戒除」,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楊宗翰說,而今的大學生說話癌根深蒂固。有男生跟女生告白,卻滿白話言癌,十分尷尬。他每一年上課時,都邑以三年前結合報的說話癌專題當教材,努力協助學生割「癌」。

徐國能認為,每一個時代有其說話風格,「說話癌」的語言氣概,或許會讓人比較熟習和有安全感,過於字正腔圓和流利,大師聽起來就對照「不接地氣」翻譯

他說,台灣人表達速度很快,有時大腦跟不上,難免加上贅字拖延思慮時候,就會變得斷斷續續很囉唆。如果各人都能接受、聽懂且無傷大雅,未必必然要要求到非常神準、精練翻譯

但是楊宗翰對於大學生的語言能力其實不那麼灰心,他認為,固然而今的大學生不像5、六年級生對於中文有「尊敬之心」,對語言利用的習慣對照隨意,但他們的說話聯想和應用能力較佳,也很活躍。

談到台灣的語文教育,徐國能說,台灣的語言教育太甚被動,很少啟發學生自我思考,是以外界總是認為語文教育沒有效,然則他認為,真正的語文教育應當是「練習學生的回響反映和思考」,指導學生精準表達看法和深度意見。



文章出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3166387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公司02-7726093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ckw1k5530u6 的頭像
    jackw1k5530u6

    jackw1k5530u6@outlook.com

    jackw1k5530u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